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详细信息
一种基于改进密度聚类的入侵检测方法及装置
| 成果第一完成单位/个人: | 张爽、张涌、宁立 | |||||
| 联系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学苑大道1122号 | |||||
| 主管单位: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
| 成果名称: | 一种基于改进密度聚类的入侵检测方法及装置 | |||||
| 成果分类: | 知识产权 | |||||
| 项目类别: | 专利权 | |||||
| 研究形式: | 独立研究 | |||||
| 知识产权联系人: | 姓名 | *** | 固定电话 | *** | 手机 | *** |
| 电子邮箱 | *** | 传真 | *** | |||
| 关键字: | ||||||
| 参考金额: | ||||||
| 前沿技术: | ||||||
| 新兴技术: | ||||||
| 应用行业: |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 | |||||
| 目前应用状态: | 未应用 | |||||
| 立项及投融资情况: | 其他 | 成果介绍: | 本发明适用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目标轮廓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待处理图像中分离的块状区域和管状结构分别组合得到块状空间和管状空间,提取块状空间中块状区域的边缘脊线和管状空间中管状结构的中心脊线,将标记了脊线类型的边缘脊线、中心脊线分别组合为边缘脊线集合、中心脊线集合,通过曲线形变模型分别对边缘脊线集合、中心脊线集合中的脊线进行形变,直至边缘脊线集合、中心脊线集合中的脊线都满足形变结束条件,分别将边缘脊线集合、管状脊线集合中形变后的脊线叠加在待处理图像的对应位置处,从而绘制出待处理图像中块状区域、管状结构的轮廓,有效地提高了目标轮廓提取的效果和效率。 | |||
| 已实现成果转化或前期应用示范情况: | ||||||
| 转化应用市场前景: | ||||||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12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