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现值法
1、计算方法。
收益现值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采用收益现值法对知识产权技术进行评估分析时,将资本和技术在经济寿命期内产生的年净收益和期末资产余值按一定的折现率折成现值,该现值即为在此收益率下资本和技术的总价值,总价值乘以技术超额利润分成率即为知识产权技术 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V为知识产权技术的价值,θ为知识产权技术超额利润分成率,Fn—为期末资产残值,pi—为第i年知识产权技术和资本产生的净收益,pi =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管理费-财务费用-固定资产折旧非-无形资产摊销费-销售费用-增值税-所得税-公积金-公益金,r—为资金折现率,n —为项目计算期。
2、前提条件:①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计量。要求被评估资产与其经营收益之间存在着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②资产的拥有者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是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计量。③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
3、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或者能够预测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或者无法重置的特殊资产的评估活动,如企业整体参与的股份经营、中外合作、中外合资、兼并、重组、分立、合并均可以采用收益法。此外,可以单独计算收益的房地产、无形资产也可以应用此法。
4、无形资产评估使用收益法时应当:①在获取的无形资产相关信息基础上,根据被评估无形资产或者类似无形资产的历史实施情况及未来应用前景,结合无形资产实施或者拟实施企业经营状况,重点分析无形资产经济收益的可预测性,恰当考虑收益法的适用性;②合理估算无形资产带来的预期收益,合理区分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所获得收益,分析与之有关的预期变动、收益期限,与收益有关的成本费用、配套资产、现金流量、风险因素;③保持预期收益口径与折现率口径一致;④根据无形资产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及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合理估算折现率,无形资产折现率应当区别于企业或者其他资产折现率;⑤综合分析无形资产的剩余经济寿命、法定寿命及其他相关因素,合理确定收益期限。
5、优点:①充分考虑了资产未来收益和货币时间价值,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本金化的价值; ②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折现过程与投资过程相吻合,因此此法得到的评估结论易为买卖双方所接受。
6、缺点:①使用收益法往往受很多条件的限制,所以它的使用范围比较小,通常适用于企业整体资产和可预测未来收益的单项生产经营性资产的评估;②资产未来收益额及风险报酬率的预测难度较大,且易受主观判断和未来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