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今日开幕 多项“黑科技”创交会上首度亮相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17-05-26

  2017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创交会”)今日开幕。本届创交会以“创享广州 合作共赢”为主题,展出面积约2万平方米,将会有超过1300项科技创新成果项目闪亮登场。

  展览设综合展区和专项展区,高校成果展区、高端人才成果展区、“一带一路”主题展区等都是首次设立。

  综合展区设专业板块(分信息科技、生物医药等14个专业)、高校板块(中大、华工等十几所高校)、国际板块(俄罗斯、乌克兰、英国及港澳台地区参展项目230多项)。

  专项展区包括有广州(国际)机器人展、创新科技知识产权专展、高端人才成果专展(含两院院士团队科技成果展、九三学社社员科技成果展、“千人计划”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展)、广州青年创新创业优秀项目展等。

  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相比,参展的科技创新成果数量有所下降,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昊解释说,“兵不在多,而在精”。今年的参展项目更加强调创新精品,也经过了更长时间的项目征集和高层次专家评审。不少“全球第一”的“黑科技”(黑科技为网络用语,意为看上去不可思议的新硬件、新软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亮相展会。评审设置了更高的门槛,其中一条标准就是强调入选技术成果必须是可落地、可产业化。

  全球机器人同台比武广州企业备受青睐

  在广东(国际)机器人专展中,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和安川国际机器人等来自全国各地及国外近300项机器人项目参展。

  记者了解到,广州本土机器人企业的技术早早被国外公司“盯上了”。拥有RV减速器、机器视觉装卡扣等多项核心技术的巨轮(广州)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已经和比利时瑞博机器人有限公司“牵手”成功。成果转化落地金额达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7.7亿元)。

  另一家广州本土企业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专门在创交会上设置了亿航无人机展区,展示亿航最新184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GHOSTDRONE消费级智能无人机等产品。

  据悉,“亿航184”是亿航独立自主研发的全电力低空中短途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在去年美国举办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CES)上,亿航向全球发布了这款革命性的创新产品,引发了全球对“广州智造”的关注。

  “一带一路”国家携89项科技成果寻求合作

  今年,在国(境)外成果展区,设置了“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主题板块。展出了来自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6个国家以及港澳地区科技合作项目近89项。

  例如,前苏联最大的材料学科研院所之一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材料问题研究所带来了低温焊接及压力焊接使用纳米金属薄膜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项目。

  据了解,该技术主要通过使用厚度为100-150毫微米的金属纳米薄膜将陶瓷、蓝宝石等非金属材料焊接表面金属化,接着用熔融金属焊料焊接喷镀过金属的材料,或通过塑性金属垫板进行压力焊接。

  “通过准确剂量的焊料,得到结实、薄而精准的焊缝,提高焊接效率,是该技术的最大特点”。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秘书长郭凤志告诉记者,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电子,无线电工程,低温物理学,机械制造业,激光技术,航天技术,核技术等领域。

  在粤港澳大湾区主题板块,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智能软件和系统科技部署理总监雷志斌博士透露,此次带来的智能水务平台已经和湖南一家厂商有合作,此次希望在创交会上获得更多企业的青睐。

  雷志斌介绍道,智能阀门可在恶劣的环境中操作,自动监测,控制(如压力管理)和预防水管爆裂等危害。漏水警报系统通过泄漏检测硬件和复杂事件处理系统,有效解决和预防漏水问题。

  首设高端人才成果展 世界领先技术已被“预订”

  “无人驾驶的时代已经到来”,今年的创交会,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无人系统研究所”将带来最新成果参加“千人计划”人才创新创业成果展。

  据项目负责人陈龙介绍,作为目前国内领先、全球先进的研究低成本的传感器和异构计算单元的团队,他们的系统可以运用在无人车、无人机等设备上,曾经实现全球第一例超远距离(超2200公里)基于民用设备遥控驾驶。

  据悉,本届创交会设立高端人才成果展区。包括院士团队科技成果展、九三学社社员科技成果展、“千人计划”人才创新创业成果展三个分区。其中,代表学术巅峰的院士团队,将带来高端成果项目约20项。

  中国工程院刘人怀院士团队研发的餐厨垃圾联合生物加工技术已早早被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预订”了。成果转化落地金额3000万元。

  据了解,该技术设计搭建一套高度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餐厨垃圾处理新工艺及配套的产业化装配线。能直接对餐厨垃圾的复杂成分进行降解和转化,无需外加各种商业化酶辅助;并通过最先进的发酵技术将餐厨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新能源产品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甘油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

  该项技术目前处于餐厨垃圾处理的世界领先水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并被广东省低碳产业技术协会、广州城市矿产协会、中山大学评为“2016年度华南低碳环保领域最具投资潜力项目”。

  本地高校唱主角 高水平给力源头创新

  作为华南学术高地,广州聚集了一大批优质的科研院所,它们为源头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本届创交会上,首次增设高校专展区,近30所高校参展项目达200多项。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本土高校例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的创新成果越来越抢眼,其中多项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

  例如,广东工业大学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激光冲击强化设备和激光冲击成形系统。广州大学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精准感知远程调控蓄冷式多温运输装备研制与应用”已找到项目对接方,成果转化落地金额达2000万元。

  此外,南方医科大学制备的荧光特异性纳米杂化物分散液,作为新型胃肠癌肿瘤特异性转移淋巴结示踪剂在国内外首次制备和表征。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王亚楠透露,我们希望注射示踪剂后,使癌转移淋巴结在术中可以更清楚地被发现,且准确定位癌转移淋巴结,为精确手术清扫范围提供新思路。

  ■精彩项目抢先睇

  世界首艘千吨级纯电动载重船舶

  广州发展瑞华新能源电动船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世界上第一艘千吨级纯电池推动载重船舶。

  据该公司总经理严晓军介绍,为了解决传统内河船舶能耗高、排污严重、噪声大等问题,他们带来的2000吨级新能源纯电动散货船,目前已完成研发设计,年内即可完工。“建成后,将填补世界同吨位内河双电驱动散货船的空白。”

  据了解,此次新能源纯电动船舶航行全程不消耗燃油,碳、硫等废气污染物及PM2.5颗粒实现零排放,入级中国船级社并满足《绿色船舶规范》绿色船舶Ⅲ最高等级。船舶总长70.5米,型宽13.9米,型深4.5米,设计吃水3.4米,设计载货量2000吨。船舶在满载条件下,航速最高可达12.8公里/小时,续航力可达80公里。其电池容量相当于30-50辆特斯拉的容量,2.5小时即可完成满充,满充一次的电费成本在2000元左右。

  全球首台24寸全分辨率裸眼3D显示器

  “目前全球做裸眼3D显示器的有两家,一家是日本,另一家就是我们。”广州弥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范杭介绍,作为公认的最具前景的显示技术之一,裸眼3D显示器指的是不用佩戴3D眼镜就可欣赏有3D效果的影像。

  据了解,范杭团队在裸眼3D方面已经经过了七八年的研究,“(这次这款裸眼3D显示器)从分辨率、亮度、色彩等方面都超越了日本。”弥德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部经理陈朝春介绍道,“我们的产品目前在教育和医疗领域都有了应用,配合内窥镜实现了3D手术。”接下来将瞄准家庭消费,明年将推出55寸屏多视点的产品。

  汽车喷涂全机器人化

  广汽本田研发的VOC项目——汽车环保涂装技术的革新与应用也将亮相本次创交会。

  据悉,广州VOC减排标准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很多公司都采用“砸钱”的方式在处理设施环节进行解决。

  广汽本田相关负责人介绍,广汽本田的VOC项目历时两年,耗资7亿元才全面完成汽车喷涂领域的机器人化。

  “(机器人化后)节省投资近3000万元,每年节省运行费用1200万元,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也削减了58个职业健康风险岗位。”该负责人介绍道,现在我们色漆喷涂只需86秒,完全机器人化。